很多人會有體會,一進入醫(yī)院區(qū)域,隨處可以看到“禁止吸煙”的標識,有那么一個兩個不自覺的燃起了小煙頭,不久就會被掛著“控煙員”牌子的工作人員出來勸阻“先生/女士,抱歉,此處不能吸煙,吸煙請移步控煙區(qū)”。
明明吸煙是自己的事情,為什么醫(yī)院的工作人員要那么多管閑事來管我呢?
請不要在醫(yī)院候診區(qū)、等候區(qū)等室內吸煙哦
首先,在醫(yī)院范圍內吸煙易引發(fā)火災。在一定條件下,未熄滅的煙頭可以引起多種疏松纖維物質燃燒,如果煙頭遇到易燃氣體、液體,危險就更大了,因為易燃氣體、液體揮發(fā)出來的蒸汽與空氣混合后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,達到一定濃度時,遇到一點火星,很容易引起燃燒、爆炸。
眾所周知,醫(yī)院范圍內,使用最多的就是75%醫(yī)用酒精,遇到火焰幾乎可以用“一觸即發(fā)”來描述,如果未熄滅的煙頭恰恰碰到了不慎倒灑的酒精,一旦點燃后果將不堪設想。
其次是污染空氣,造成別人的被動吸煙。煙草燃燒時釋放的煙霧中含有3800多種已知的化學物質,絕大部分對人體有害,其中包括一氧化碳、尼古丁等會對人體造成各種危害,來院就醫(yī)的患者抵抗力或多或少不如外面工作的正常人,對這樣污染氣體的敏感性自然也比一般人高,如果這時被動吸入“二手煙”,原本處于病弱狀態(tài)的身體狀況無疑是一種打擊,雪上加霜。
能來醫(yī)院的,無非是病友本人和家屬而已,害到的不是別人,而是自己或者自己身邊的親人。
第三,是形象問題,影響了整個群體的文明形象。吸煙者在大庭廣眾之下,旁若無人地吞云吐霧,不考慮他人的健康和煩惱,更是一種極不文明的壞習慣,無形中體現(xiàn)了整個群體的文明形象。
在醫(yī)院公共場所吸煙造成的危害即是對自己的不負責,也是對他人的不負責。當“煙癮”上來的時候,建議各位煙友辛苦一些,移步去我院特意設置的“吸煙區(qū)”,雖然是麻煩了一點,卻也是為了自己和親人的健康著想。
親們,來到醫(yī)院后
請不要在門診樓內吸煙
不要病區(qū)里面吸煙
不要躲到樓梯吸煙
更不要躲到病房衛(wèi)生間里面吸煙
如果是想吸煙的親們
請走出門診樓和住院樓一樓
到室外尋找類似這樣的吸煙區(qū)
吸煙戒煙者需知道的六大常識
許多人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,但是對吸煙危害的認識還停留在比較淺顯的層面。對于吸煙戒煙者都要知道的六大常識如下:
吸煙成癮的煙民實際上就是病人。病理生理學研究已經(jīng)證實,吸煙成癮的實質是尼古丁依賴,世界衛(wèi)生組織已經(jīng)將此作為一種疾病列入國際疾病分類。
許多煙民都有戒煙失敗的經(jīng)歷,并且把原因歸結于自己意志力的薄弱,殊不知尼古丁依賴作為一種疾病,不能單純地依靠意志力。吸煙者一旦對尼古丁成癮,則每30-40分鐘就需要吸一支煙,以維持大腦尼古丁的穩(wěn)定水平。達不到這一水平時,吸煙者就會感到煩躁、不適、惡心、頭痛并渴望補充尼古丁,其感覺與戒斷毒品類似。因而,只有少數(shù)吸煙者第一次戒煙就完全戒掉,大多數(shù)吸煙者均有戒煙后復吸的經(jīng)歷。
專家指出,吸煙是患許多疾病的危險因素,煙草幾乎可以損害人體的所至更長時間后相關疾病才會出現(xiàn),這也造成疾病出現(xiàn)之前,吸煙者往往認識不到吸煙的危害。
隨著控煙立法的深入,2005年8月,我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7次會議批準了《煙草控制框架公約》,該公約要求各締約國必須立法,防止公眾接觸煙草、煙霧,并已于2011年1月9日在我國全面實施。目前我國已經(jīng)在積極推進實現(xiàn)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。
戒煙時,一定要深思熟慮,切忌在心理準備尚不充分的情況下戒煙。否則強烈的戒斷癥狀,包括生理反應和對香煙的渴求會使人難以忍受。猶豫之后,可能重新吸煙,并得出戒不掉煙的結論。這也是有的人多次戒煙、多次失敗的原因。
尋求專業(yè)醫(yī)師的幫助是科學的戒煙方式。鑒于吸煙的慢性高復發(fā)特性,醫(yī)生也要用管理慢性疾病的方法來幫助吸煙者;沒有醫(yī)生介入戒煙工作,失敗的可能性遠遠大于成功的機會。如果醫(yī)生在戒煙工作中發(fā)揮的作用能夠被社會廣泛認可,那么更多的吸煙者將從中獲益。
一個信徒煙癮犯了,就問神父:
神父,我祈禱的時候可以抽煙么?
神父說:
祈禱時要專心,不然就是對上帝的不尊重!
所以,祈禱的時候絕對不能抽煙。
信徒轉身離開。
過了一會另一個信徒問神父:
神父,我抽煙的時候可以祈禱么?
神父精神一震:
抽煙時仍不忘祈禱,
精神可嘉,請一定要堅持下去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