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世界衛(wèi)生組織胃病情況統(tǒng)計,胃病在人群中發(fā)病率高達80%!
我國每年新增67.9萬胃癌患者,死亡數達49.8萬例,全世界近一半新發(fā)胃癌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我國,且越來越年輕化。胃癌的關鍵在于早發(fā)現,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在90%以上!
常言道:“胃病靠三分治療,七分靠養(yǎng)”,很多人一旦胃不舒服,就想靠吃點什么來把胃養(yǎng)好。甚至,自己總結了一套“養(yǎng)胃食物大全”:白粥、小米粥、面條、南瓜、山藥等。
春節(jié)期間,大魚大肉、吃吃喝喝,我們都沉浸在節(jié)日的歡樂里,卻往往忽視了自己的腸胃健康,以至于出現胃腸道各種不適,胃痛、腹瀉、惡心、嘔吐等,因此春節(jié)過后,養(yǎng)胃成了首要任務!
網上有五花八門的養(yǎng)胃知識,百度一搜都能搜出無數“養(yǎng)胃寶典”,如果您隨意聽信了某些錯誤的養(yǎng)胃謠言,不僅達不到養(yǎng)胃的目的,反而會加重胃的負擔,后果不堪設想!
少食多餐養(yǎng)胃?
很多時候我們會將少食多餐作為養(yǎng)胃的方式,但殊不知,少食多餐并非一個十分正確的養(yǎng)胃理念。
醫(yī)生給予一部分人少食多餐的建議,是針對那些胃腸功能減退的老年人以及一些特殊人群,比如做過胃腸道手術或胃大部切除術的病人,因為他們的胃腸功能下降,不能像健康人那樣一日三餐,定時定量,需要少食多餐,降低胃腸排空的負擔,否則將出現消化不良,甚至是更嚴重的消化疾病。
但如果是胃、十二指腸潰瘍、急性胃炎、急性腸炎的病人,每天少食多餐,反而會增加胃酸分泌量,這對于胃黏膜修復、炎癥消退都是不利的;再就是糖尿病病人,基本都是需要定時定量進餐的,這樣與藥物配合,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。因此少食多餐,需聽從醫(yī)生針對不同個體的具體建議。
胃不舒服就要喝粥?
胃不舒服吃什么?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——喝粥。
粥通常都煮得很稀爛,易消化,不會增加胃的負擔,這樣看確實“養(yǎng)胃”。然而有的時候,喝粥不但不會緩解胃部不適,反而會造成反酸!
人體在進食的時候會刺激胃液分泌。如果只喝粥,胃中食物不夠充足,無法完全中和身體所產生的胃液,就會造成反酸。所以,如果在腸胃出現問題需要喝粥時,最好把粥煮得盡量粘稠一些?;蛘甙盐骞入s糧混在一起煮粥,避免營養(yǎng)成分單一,注意保證粥的軟度和熟度。同時,也要適當吃點其他的主食。
胃部檢查只能做電子胃鏡?
傳統(tǒng)的電子胃鏡(包括無痛胃鏡),由于其侵入式的檢查方式,讓很多胃部檢查者特別畏懼。
對于體檢篩查手段,現在流行的膠囊胃鏡在胃部檢查的安全性及舒適性上,已經遠超傳統(tǒng)胃鏡了,對于早發(fā)現、早治療、提高胃部疾病治愈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!所以,推廣和普及胃部健康管理的適宜技術磁控膠囊胃鏡檢查,對胃癌防治及胃部其他常見病、多發(fā)病的篩查和診斷大有裨益。

受檢者只需吞服略大于膠囊藥丸的膠囊就能完成檢查,不用插管和打麻藥。
專家介紹,OMOM膠囊胃鏡是以MEMS技術為核心,由膠囊、圖像記錄儀、姿態(tài)控制器、影像工作站4部分組成。由姿態(tài)控制器來控制膠囊在胃里的運動,從而達到360度無死角的檢查完整個胃部腔體,胃內圖像直接呈現于影像工作站上,并實時保存數據,最后隨著消化道自動排出體外。
···
腸胃不適之八大養(yǎng)胃秘訣
1.消化不良,沒胃口:一日三餐規(guī)律吃。早飯最好8點之前,午飯在13點之前,晚飯19點之前。
2.揉按中脘穴、足三里穴。每天按揉這兩個穴位各5分鐘,力度以產生酸脹感為宜。堅持1個月,能有效改善消化不良。
3.反酸、燒心:吃飯七分飽。吃飯七分飽就好。吃太飽容易加重胃的負擔,胃內壓力升高,食物更容易反流到食管。
4.吃完飯不要立即躺下。吃飯后胃內壓力高,如果即刻平躺,就有可能造成食物反流到食管。另外,晚餐距睡覺必須在3個小時以上,因為胃消化排空需要3~4小時。
5.左側臥,換個睡姿。胃在身體偏左側,左側臥胃的位置較低。枕頭選15~20厘米高的,這樣食管高于胃,防止胃酸反流。
6.慢性胃炎:早餐吃好、午餐吃飽、晚餐吃少。早餐營養(yǎng)要豐富均衡,午餐餐量要多一些,晚飯少吃一點,但要清淡飲食。
7.適當運動。進餐2小時后再運動,每周運動3次,每次30分鐘以上。
8.胃潰瘍:多吃營養(yǎng)易消化的食物。如富含維生素的蔬菜、水果;富含蛋白質的雞蛋、豆制品、魚肉等。烹飪方式以蒸、炒、燉為主,同時吃飯要定時定量、細嚼慢咽。
溫馨提示
擁有一個健康的胃才能更好地品嘗美食,享受生活,但是胃是一個比較脆弱的器官,需要我們悉心呵護。如果您出現胃部不適癥狀,建議及時到正規(guī)醫(yī)院就診,必要時進行相關檢查,明確病因,對癥治療?。ń】倒芾碇行?黃敏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