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30日,葉維基教授和普通外科黃榮輝主任共同為一位37歲女性患者施行了“膽囊切除、膽總管探查取石、左半肝切除、肝腸吻合”手術。這個病人雖然年輕,臨床表現(xiàn)十分典型,在CT、B超掃描中也有明顯表現(xiàn)。
在手術過程中,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這位患者的結石異常地多,黃主任肯定的說,這是他執(zhí)業(yè)以來見過結石數量最多的患者。葉教授也指出這位患者應該是先天母體營養(yǎng)缺乏,才導致這么厲害的結石堵塞。在膽總管探查中,就取出5、6塊板栗狀大小的結石,當時我們就很驚奇。更意外的是,在整個肝里更有許許多多結石堵塞。黃主任在手工無法清除肝內結石的情況下,果斷在膽道鏡的協(xié)助下,十分耐心地取出患者肝內所有結石,成功完成手術。
什么是膽結石呢?
晚飯后睡覺過早,或者是晚餐后不活動導致的晚上臨睡前胃和十二指腸積食,是引起膽結石最主要的原因。專家認為,晚飯后躺著看電視,睡覺,使人體位處于仰臥位或者半臥位,膽汁引流就不會通暢。膽道結石是膽道系統(tǒng)中最常見的疾病,包括膽囊結石、膽總管結石和肝內膽管結石。一般與膽道感染(尤其是寄生蟲的感染)有關。膽汁的淤積及膽固醇代謝失調為結石的主要原因,且往往是多種原因綜合形成結石。
有什么癥狀呢?
主要表現(xiàn)有發(fā)生于右上腹的膽絞痛,膽絞痛往往有一定的誘因如飽餐后或腹部受到震動。膽絞痛一般在中上腹或右上腹呈持續(xù)性逐漸加重的疼痛,常放射至右肩胛處或肩部,時合并有嘔吐。膽絞痛可以呈間歇發(fā)作。如果膽石嵌頓在膽囊管則會導致膽囊的膨脹;如果膽石位于膽總管開口或膽總管開口壺腹區(qū),則會引致梗阻性黃疸。肝內膽管結石臨床癥狀較輕,以反復腹痛,發(fā)冷發(fā)熱為主。
如何預防:
1、遵循高維生素、低脂肪飲食原則,多吃水果及纖維類蔬果,少吃肥肉、蛋黃、動物內臟等高脂食物。
2、避免膽道感染,預防治療膽道蛔蟲。
3、早餐一定要吃,膽囊定時收縮,排空,可減少膽汁在膽囊中停留時間。
4、科學運動,控制體重,但切忌過快減肥,體重下降過快膽結石的發(fā)病率也會增加。
5、如果懷疑自己有結石,可以去醫(yī)院B超檢查膽囊內有沒有石頭,膽囊壁和膽管有沒有增厚。
6、尚無藥物預防措施。 (文/手術室 阮伊莎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