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婦在產后42天檢查的過程中,經常抱怨說自從生了小孩后憋不了尿,憋一點尿就想上廁所。這是為什么呢?其實,她可能是得了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。
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
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(pelvic floor disfunction, PFD) 是一組因盆腔支持結構缺陷或退化、損傷及功能障礙造成的疾病。臨床常見的疾病包括:子宮脫垂、陰道前后壁膨出、壓力性尿失禁等。
PFD 的病因很多,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妊娠和分娩是 PFD 的獨立危險因素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大部分源于妊娠和分娩。大約20%-30%的女性在妊娠期即會發(fā)生不同程度的尿失禁。如果能夠在早期對盆底疾病進行診斷,那么多數患者可以通過盆底康復訓練等達到治療目的。
那么怎樣才能做到早期診斷盆底功能障礙?
惠州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超聲科開展的經陰道三維盆底超聲就是一項重要的輔助檢查技術。三維超聲可以使我們能夠評價盆底的結構,包括骨結構、盆底器官、盆底肌肉、筋膜和韌帶。
生育后女性盆底結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,并可引起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,尤其是肛提肌的損傷。例如:肛提肌斷裂的病例,肛提肌斷裂首先會造成盆底支持功能下降直至消失,那么盆腔臟器失去支撐后就會發(fā)生脫垂,同時裂孔面積也會增大擴張。肛提肌損傷可以通過三維經陰道超聲精確評估。
在盆底超聲檢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:
1)受試者在檢查前應盡量排空腸道,以減少腸氣干擾直腸肛管連接部的顯示。
2)正確指導受試者進行縮肛及Valsalva動作。
3)盡量保持探頭穩(wěn)定。
4)需要有經驗的研究者進行三維圖像的后期處理。
有了實時三維盆底超聲檢查,產婦們再也不用為產后的煩惱擔心了,親們可以做到早期診斷、早期功能康復訓練。(超聲科 溫小芳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