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灸:針灸是指在中醫(yī)理論的指導下把銀針刺入患者體內,運用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針灸具有疏通經絡、調和陰陽、扶正祛邪的作用。臨床上可以治療如:偏頭痛、中風后遺癥、腰腿及四肢關節(jié)疼痛腫脹、婦女痛經及月經不調、牙痛、咽喉腫痛、感冒發(fā)熱、內分泌失調等疾病,還可以減肥、保健改善體質等。

灸法是指用以艾絨為主的施灸材料,燒灼、熏熨體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,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種方法。
艾灸的具有溫經散寒、益氣扶陽、消瘀止痛、防病保健 的作用。臨床上可以治療偏頭痛、關節(jié)炎、肩周炎、胃脘痛、泄瀉、痛經、月經不調、咳嗽、遺尿、婦女更年期引起的自汗盜汗、 失眠多夢等病證,灸法還可以激發(fā)人體的正氣,增強機體抗病能力,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。無病者常灸之可氣血充盈、青春美容、身強體健、延緩衰老。

刮痧:刮痧通過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應的手法,蘸取一定的介質,在體表進行反復刮動、摩擦,使皮膚局部出現(xiàn)紅色粟粒狀,或暗紅色出血點等“出痧”變化,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。
刮痧可以調氣行血、活血化瘀、舒經通絡、祛邪排毒。尤其適宜于疼痛性疾病,如:神經性頭痛、血管性頭痛、腹痛。也可治療失眠、多夢、頸椎病、肩周炎的康復、坐骨神經痛、落枕、腰痛、風濕性關節(jié)炎等。還適用于亞健康、慢性疲勞等的防治。(中醫(yī)科 黃偉亮)
|